發夢王大歷險
我們有很多想做的事。但我們有更多的藉口,讓我們不完成這些事。「講就天下無敵,做就有心無力」--這恍惚是不少現代人的寫照。但或許我們缺乏的不是力量,而是生活上的勇氣。就像華特米堤一樣。
關於電影故事(若干劇透)
賓史迪拿(Ben Stiller)自編自導自演的《發夢王大歷險》(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),是一部簡單卻不平凡的電影。他飾演的華特米堤,愛發白日夢,想多過做,連心儀女同事都不敢直接面對。
劇中,有人問華特米堤:「去過甚麼非凡的地方?做過甚麼非凡的事?」他答不到。十多年來,他在雜誌社負責管理照片檔案。只有這項工作,他是一直專注投入,更成為殿堂攝影師尚最信任的夥伴。好景不常,雜誌停刊。他卻遺失了尚寄過來,最後一期雜誌的封面照片。
面對失業、與女神分離的壓力。過慣刻板生活的華特米堤,毅然踏上了尋找尚的旅途,遠赴格陵蘭、冰島、喜瑪拉雅山,遇上各種奇人奇事奇遇。
所感所想
華特米堤由當初猶豫畏縮之人,變成堅定不移的冒險者,帶出的訊息,正正是生活上的勇氣。而重拾這份勇氣,有時候或許需要逆境的衝擊,讓我們放下原本擁有的,再好好檢視自己、了解自己。
而華特米堤因為這一趟旅程,背上了塵封多年的背包;遇上難題時,是少年時的興趣幫助了他。這幾幕暗示,很多人並不是沒做過非凡的事,而是以現實為借口,親手把非凡的夢想扼殺了。漸漸地,我們妥協,甘於平凡,只管營營役役地生活,不但放棄了興趣與理想,更失去了對生命的追求,以及求變的勇氣。
另外,沉醉於幻想的世界,對現實於是無補,更令我們錯失很多重要的事。
如果你曾慨嘆現實,如果你喜歡發白日夢,如果你喜歡說如果,《發夢王大歷險》大概能令你共鳴。
電影小評
乍看,《發夢王大歷險》的故事十分簡單,道理也是老生常談。不過,電影就是拍得好,值得一看。精心編排的劇本,讓觀眾看得津津有味。字裡行間,或埋著伏線,或深藏哲理。當不同的點連成一線,漸漸往真相邁進時,至少為我帶來驚喜。明明是一套講道理的電影,但就不覺得老套。最深刻一幕,必然是華特米堤與尚的對話。
華特米堤問尚甚麼時候才用相機拍下眼前景物。尚的回答是:
「Sometimes I don't. Sometimes when I like the moment very much, I would choose to live in the moment.」
這句精彩的說話,蘊含了全片的精華。而結局,亦令觀眾釋懷。
最後,不得不讚賓史迪拿的演出。我一直不大懂得欣賞賓史迪拿的喜劇。今次他放下浮誇,以寫實風格演活了內向的華特米堤。比起當日占基利轉型演「真人Show」更眼前一亮。
這電影,值得推薦,很喜歡。
《發夢王大歷險》觀後感:重拾生活的勇氣
” 如果我可以環遊世界就好了,可惜工作太忙 …… ”
” 本來我想堅持理想的,不過為了現實 …… ”
” 我原本想完成他的,但是 …… ”
我們有很多想做的事。但我們有更多的藉口,讓我們不完成這些事。「講就天下無敵,做就有心無力」--這恍惚是不少現代人的寫照。但或許我們缺乏的不是力量,而是生活上的勇氣。就像華特米堤一樣。
關於電影故事(若干劇透)
賓史迪拿(Ben Stiller)自編自導自演的《發夢王大歷險》(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),是一部簡單卻不平凡的電影。他飾演的華特米堤,愛發白日夢,想多過做,連心儀女同事都不敢直接面對。
↓↓ 幻想自己是女神心中富冒險精神的人,實際上卻連親近都不敢
↓↓ 幻想自己與衰格上司搏鬥,打到天崩地裂,現實上卻只會忍氣吞聲
劇中,有人問華特米堤:「去過甚麼非凡的地方?做過甚麼非凡的事?」他答不到。十多年來,他在雜誌社負責管理照片檔案。只有這項工作,他是一直專注投入,更成為殿堂攝影師尚最信任的夥伴。好景不常,雜誌停刊。他卻遺失了尚寄過來,最後一期雜誌的封面照片。
面對失業、與女神分離的壓力。過慣刻板生活的華特米堤,毅然踏上了尋找尚的旅途,遠赴格陵蘭、冰島、喜瑪拉雅山,遇上各種奇人奇事奇遇。
所感所想
華特米堤由當初猶豫畏縮之人,變成堅定不移的冒險者,帶出的訊息,正正是生活上的勇氣。而重拾這份勇氣,有時候或許需要逆境的衝擊,讓我們放下原本擁有的,再好好檢視自己、了解自己。
而華特米堤因為這一趟旅程,背上了塵封多年的背包;遇上難題時,是少年時的興趣幫助了他。這幾幕暗示,很多人並不是沒做過非凡的事,而是以現實為借口,親手把非凡的夢想扼殺了。漸漸地,我們妥協,甘於平凡,只管營營役役地生活,不但放棄了興趣與理想,更失去了對生命的追求,以及求變的勇氣。
另外,沉醉於幻想的世界,對現實於是無補,更令我們錯失很多重要的事。
如果你曾慨嘆現實,如果你喜歡發白日夢,如果你喜歡說如果,《發夢王大歷險》大概能令你共鳴。
電影小評
乍看,《發夢王大歷險》的故事十分簡單,道理也是老生常談。不過,電影就是拍得好,值得一看。精心編排的劇本,讓觀眾看得津津有味。字裡行間,或埋著伏線,或深藏哲理。當不同的點連成一線,漸漸往真相邁進時,至少為我帶來驚喜。明明是一套講道理的電影,但就不覺得老套。最深刻一幕,必然是華特米堤與尚的對話。
華特米堤問尚甚麼時候才用相機拍下眼前景物。尚的回答是:
「Sometimes I don't. Sometimes when I like the moment very much, I would choose to live in the moment.」
這句精彩的說話,蘊含了全片的精華。而結局,亦令觀眾釋懷。
最後,不得不讚賓史迪拿的演出。我一直不大懂得欣賞賓史迪拿的喜劇。今次他放下浮誇,以寫實風格演活了內向的華特米堤。比起當日占基利轉型演「真人Show」更眼前一亮。
這電影,值得推薦,很喜歡。